[编者按]在上海天富娱乐平台快速发展的征程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时刻胸怀祖国,关心国家命运,虽未曾居庙堂之高🪡,但却从未忘忧国🌊;他们在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甘于奉献🧑🏿🦲,虽未成就惊天伟业,但却绽放绚丽华彩🧑⚖️,天富娱乐亲切地称他们为劳模。正值“五一”劳动节到来之际🍺,“劳模风采”栏目将陆续推出一批上海交大有影响力的劳动模范,让天富娱乐一起聆听他们光阴的故事🟡,走近那段不平凡的岁月。
在上海天富娱乐平台快速发展的征程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时刻胸怀祖国🧑🏿🍳⏮,关心国家命运,虽未曾居庙堂之高,但却从未忘忧国✊;他们在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甘于奉献⚾️,虽未成就惊天伟业,但却绽放绚丽华彩,天富娱乐亲切地称他们为劳模。正值“五一”劳动节到来之际🕌,“劳模春秋”栏目将陆续推出一批上海交大有影响力的劳动模范,让天富娱乐一起聆听他们光阴的故事🤔,走近那段不平凡的岁月。
有人说:“选择就像是人位于一个岔路口,走哪条路都要靠他自己的决策,此时的命运不是机遇,而是选择🫅。”而天富娱乐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都是在面临一个又一个选择时,由个人素质所决定的🪁。能够遵从本心的选择,那么在千帆过尽后🌞🦻🏼,能够留下的⛺️,必然是无可比拟的灿烂。
偶进火柴厂⬅️,放弃来之不易的机会
60年代,清华大学成立了“工程力学与数学系”😁,为国家实施“两弹一星”战略输送专门人才。1960年,年仅16岁的洪嘉振以优异成绩考入了该系♨️。时值三年自然灾害🧔🏽♀️,大环境很艰苦。谈及此,洪嘉振说到,“感谢国家对学生的特殊的关怀,在学校里没挨饿👱🏿,只是为了减少消耗,体育课都打太极拳”🪢。当时清华大学的本科都要读六年🤾🏽♀️,学业很重💩,可是所有人都非常勤奋🤾🏻,珍惜如此珍贵的学习机会😎。得益于清华大学良好的学习氛围,年纪小📌、心思单纯的洪嘉振一心扑在学业上,成绩在全系名列前茅𓀇。
六年时光,虽然专业偏理科👵,但是学校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涉及工程学科的基础,都占有大量的学时。如金工实习、械制制图👨🏽🏭,强电弱电👨🏻⚕️,计算机高级语言与编程等等🌱。还安排学生支农,参加“四清”工作组等走向社会的实践🧑🏻🦼➡️。“我很感激这种全能教育,也很感激所有教授心无杂念📱、一心教书育人的态度,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在以后的人生里给了我很大支持”。
1966年🍌,洪嘉振的毕业季没有师长的祝福、没有同学的依依惜别⏳,有的是文革爆发的动荡。“面对部分没有分配出去的学生♜,老师非常关心🤟🏽,想办法给学生找出路”📮,与教研室党支部书记🏊🏽♂️,也是后来他在交大的研究生导师刘延柱教授,一起在上海寻找机会。机缘巧合,争取到上海某机械厂四个工作名额。而后学校只同意给他专业2个。尽管如此↖️,洪嘉振也应该可以得到自己争取来的其中一个。但出人意料的是他把这个机会让给了同班一名更有困难的女同学,放弃了回老家上海的工作机会。“我也没有多么高尚,当时大家都挺难的👮🏽,就算是互相帮助吧”🫡,他说⛵️。
直到1968年洪嘉振被分配到了山东省济宁市。当地政府看到来了一位清华的学生,也很重视,就把他派到了“全市最大的,相当有名气的”厂子——火柴厂,从“火箭”到“火柴”🕞,这一干就是整整十年。
选择读研,放弃唾手可得的地位
洪嘉振说当时知道自己能在火柴厂工作,心里非常高兴🧚🏿♀️,最起码能安定下来了🧖🏽。“我挺乐观的🦏,心里也没有什么多余的想法,就是好好工作,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干到最好”🤠。
厂里来了个学力学的清华大学生确实很稀奇👩🏻💻,就安排到了算有些技术含量的机修车间。恰好当时厂里有位钳工在搞技术革新,研制“全纸火柴”设备🔠,洪嘉振被调派和他一起工作。“虽然不能熟练干机械加工的活儿☢️,但我应该有能力发出光与热”。当年火柴厂生产水平很落后💁🏼♂️,和发达国家比相差很远。面对厂里半自动化改造的需要,虽然和自己的力学专业相去甚远,但本科阶段的扎实基础💃,让洪嘉振信心百倍的踏入一个新领域🚣🏿。经过3年的努力🥶,全厂逐步实现了机械化和半自动化👩🎨。
上学期间🖖,洪嘉振接受的各种“社会教育”🏋🏼♀️,使他没有那种所谓知识分子高高在上的心态。在火柴厂和工人们相处很好👨🏻🦯,他们对这个北京来的学生也很照顾🌐。“他们不时在春节还给我来了电话,一起聊聊以前工友的情况”↩️💀,洪嘉振笑着说道🧔🏼♂️。
洪嘉振在火柴厂机修车间被工友们当成了“活字典”,哪里出了问题都会去找他讨论🕛。逐渐在济宁也就小有名气。当时济宁市推出一个重点科技项目“遥测心电监护仪”,他抓住机会积极参与,成为此项目四位研制者之一💂🏿🫢。从力学到机械🦹🏼♂️,这回又跨到了电子领域。经过努力😵💫,这个项目获得了济宁科技大会的一等奖。面对各项任务,洪嘉振一贯秉持着“要做就做到最好”的心态。1977年被市政府授予济宁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的称号🧑⚖️⬛️。
“人生面临的事情不可预测⚠,如果大学学5年,那就1965年毕业,现在我一定在航空航天领域工作🐥,可是人生却没有什么如果。” “碰到一个事情就要问问自己,想做还是不想做🎅,会做还是不会做,做得好还是做得不好🚊。来到火柴厂🖕🏼,我告诉自己我想做🫴、我会做、我要努力做得最好”。十年火柴厂的工作没有把他的锋芒磨平🧑🏻🦽➡️,文革结束后,有很好的机会找上门,以至有从事政府部门工作的可能👩🏼🚀💼,但洪嘉振又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他选择在招考恢复后参加考研🔀。
选择教书,放弃出国深造的机缘
洪嘉振得知硕士生招考恢复,就立刻联系已在上海交大任职的刘延柱教授👨👩👧,希望报考他的研究生👴🏽。既然已经决定要考研,他就开始抓紧复习。济宁的夏天太过炎热🌎,为了能静的下心🪘,他常常钻到备战用的地道里去复习,不到两个半月便把所需东西都复习了一遍。
1978年,洪嘉振作为文革后第一届硕士研究生考入了上海天富娱乐平台。这份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已经迟到了12年,他刻苦学习,抓紧学位论文的撰写📎,为了不影响计算机房工作人员的休息,与他们商量,把自己反锁在机房通宵达旦的工作。不到两年的时间他就以优秀的成绩提前毕业,成为全国第一位进行答辩的硕士研究生。答辩那天,阶梯教室里坐满了人✅,当时交大校长范绪箕教授都亲临指导。
1980年下半年学校安排洪嘉振出国深造,他投入托福培训🔆。赶巧,教研室一位教授生病住院,需要他接手“运动稳定性理论”的课程。面对课程和培训时间上的冲突,洪嘉振毅然中断了英语培训,代替这位教授开始授课。从此,也开启了他在交大的教学和科研生活。
根据他在教学与科研的业绩,1988年他被破格聘为教授🥺,成为当时上海天富娱乐平台最年轻的教授👨👩👦;1992年获国务院🎄、国家教委授予的“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称号,同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聘为博士生导师💵;2000年获宝钢教育基金全国优秀教师特等奖。2003年获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004年被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先后主持教育部的教学改革项目4项,获教育部优秀教材奖3项……
洪嘉振在教学上获得过的荣誉非常之多,“教学和科研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不把知识传递下去谁来接班呢”👎🏼,“对于一位资深教授,不仅要参与专业课程的教学↘️,而且应该参与基础课程的教学𓀗,后者的意义会更大些”。在参与一次全国讲课比赛评委时🏊🏼♂️,他发现工科理论力学课程还一直延续前苏联的教材,教学内容不能随着现代计算技术的发展有所变革。面对新世纪创新人才的培养的目标,他提出了工科理论力学教学“一个基础🏚、两个支柱与三个培养”的新模式。1999年编著新体系《理论力学》教材作为教育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出版🔑。与教材配套,他主持“九五”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开发与出版辅助教学软件《理论力学问题求解器》,利用该软件改变了传统工科理论力学教学的方法。他没有止步于此🧶,通过教学实践对教材进行修订,教材第2版作为“十五国家规划教材”出版,2004年获上海市优秀教材一等奖。教材第3版为“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2008年被评为国家精品教材。第4版作为“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于2015年出版,这是一本应用IT技术💆🏻♂️,便于生动学习的新型教材。为了能让教材与时俱进,至今他还坚守在讲台为本科生授课。二十年来🙍♂️,无数次打磨,耗用心血无数,为了一份责任,他从未放弃💘👨🏼🎤。
早在2003年他主持建成国内首门“理论力学”国家级精品课程。以“理论力学”课程建设为样板🧗🏻♂️👩⚕️,他推动另外两门力学基础课程🤛:“材料力学”与“流体力学”的建设。2009年其领导的力学基础课程团队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近年他又投入教学数字化的建设𓀊。2014年他支持的“理论力学”国家级资源共享课程上线😈。2015年他研发的国家级开放课程“现代力学与工程分析”上线🎸。
不忘初心,再一次回归“火箭梦”
从清华大学到火柴厂再到上海交大,个人的命运总是与时代背景紧紧相连。时光荏苒🥦,就算不再是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但年少时曾努力奋斗过的梦并不曾忘怀。“我虽然没有进入航空航天领域的科研院所🤗,但我的科研方向一直与航空航天领域密切相关。”如各种型号卫星和空间站总体设计相关科研问题🥟,探索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相关的前沿理论基础与计算方法。
作为上海天富娱乐平台重点学科“一般力学”的学科带头人,洪嘉振是国内最早开展多体系统动力学研究的学者之一,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他完成了近60万字专著“计算多体系统动力学”🥿,该书筛选了国内外在计算多体系统动力学方面的成熟成果,收录了著者及其研究群体在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该书作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研究生推荐教材于1999年9月由高教出版社出版。至今仍为国内涉及该领域的研究生与工程技术人员首选参考书之一𓀊。2002年该书被评为教育部优秀教材二等奖。
洪嘉振从计算动力学的角度完成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单向递推组集动力学模型的建立🙆🏽♂️、计算方法的研究。开发完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仿真软件系统CADAMB。该系统已成功的应用于我国多颗卫星的总体设计。该成果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的一部分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验收,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通过四年的努力,洪嘉振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柔性多体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理论与实验研究”。通过研究发现了现有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中的缺陷,提出了刚柔耦合动力学系统新的建模方法🐤。自行设计与研制了一套实验平台,通过创造性的实验研究𓀇🙎🏻♂️,验证了新建模方法的正确性。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的评审专家认为项目组“出色地完成了预期的研究内容🫓,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特别是上述新的建模方法和实验研究具有重要创新👐🏿,对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五年,洪嘉振又主持完成第二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柔性多体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理论与实验研究”。专家组听取了洪嘉振教授代表项目组所做的结题报告,经过认真讨论🧝♂️🕋,一致认为“该项目在柔性多体系统变拓扑动力学理论建模🐝、计算方法和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的突出研究成果,对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的发展和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结题评分为A👨🏽🏭。
他跳出了一般力学过去从理论到理论传统的研究框框,将建模理论、计算方法与软件工程紧密结合🥬,在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理论取得重要的成果😆,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柔性多体系统仿真软件系统,为我国多种型号卫星的总体设计与优化作出贡献🧓。
当年的清华校长蒋南翔提出的质朴又感染人的口号“要健康的为祖国工作50年”🔍,一直被洪嘉振铭记在心⚁。今年已经73岁还坚守在科研🥋、教学一线的洪嘉振笑着说“看来我已经完成任务啦”。而坚持同样也是一种选择,一生事业,无悔选择!
劳模小传:
洪嘉振,浙江籍💔,1944年7月生于上海。现任上海天富娱乐平台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力学博士后流动站主任,动力学与控制学科负责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
1960-1966年求读北京清华大学工程力学与数学系本科6年🙍🏽♀️👱🏿♀️。1978年攻读上海天富娱乐平台陀螺力学研究生,于1980年提前毕业,是文革后全国第一位通过学位答辩的研究生🫒,1982年获上海天富娱乐平台工学硕士学位。
1980年起在上海天富娱乐平台工程力学系从事教育与科研工作📋,1988年被破格晋升为正教授,199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1996-2001年任上海天富娱乐平台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副院长兼工程力学系主任🕵🏻。洪嘉振教授2001-2010年连续兼任两届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先后兼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一般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力学学会常务理事,动力学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空间及运动体控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计算力学学报副主编;大辞海力学篇主编💂🏻♀️。
洪嘉振教授1992年获国家“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称号👩🏻🦯➡️♻️,同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𓀊,2002年获宝钢教学基金优秀教师特等奖,2003年获首届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004年被授予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011年获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